铁路运输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运送量大,速度快,成本较低,一般又不受气候条件限制,适合于大宗、笨重货物的长途运输。旧中国铁路运输能力十分薄弱,全国仅有铁路2.2万公里,不仅数量少,质量差,技术装备落后,布局不合理,而且90%以上均由外国经营或受外资控制。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铁路运输业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布局得以逐步改善,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通了铁路。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也有所加强和提高,在目前和今后都是我国货物运输的主力。铁路运输虽然有了较大发展,还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运输任务增加的需要,仍是国民经济一个薄弱环节。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国家已给予高度重视,把铁路运输和公路、水路运输的发展列入优先、重点保证的位置。 [1] 4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下浮铁路货物运价,取消和降低部分货运收费,预计每年向广大货主和企业让利约60亿元。 [2] 中秋小长假期间(2019年9月12日至15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801万人次,同比增加561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20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3]
铁路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铁路运输由于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且运输能力及单车装载量大大,在运输的经常性和低成本性占据了优势,再加上有多种类型的车辆,使它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几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而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铁路营改
邮电通信业税率初定11% 铁路运输业正抓紧准备。
营改增行业扩围渐行渐近。
2013年5月江苏省连云港、无锡等地国税局已经组织邮电通信行业财务人员进行营改增业务知识培训。
研究报告
《2013-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前瞻与领先企业经营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开始,我国铁路建设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交通基建投资约为2万亿元,其中铁路投资额约为7000亿元,占全行业的35%。201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9.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58公里,在建里程1.7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提高到41%和46%。依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新建高铁将占新建路线里程的50%;到2015年,高速铁路达1.6万公里以上,铁路的投资将维持在3.5万亿左右。
到2015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或将完成30亿人左右;到2020年,铁路客运量或达到50亿人。即“十二五”期间铁路客运量的年均增速为12.35%,明显高于“九五”和“十五”期间2.58%和7.75%的年复合增长,铁路客运增速将达到一个相对的顶峰。
高铁开通诱增的货运能力不可小觑,2010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累计完成36.43亿吨,同比增加3.1亿吨,增长9.3%,其中部分因为高铁开通为既有线腾出货运空间。数据表明,截至目前已开通运营的高铁12条,日均开行动车组近1200列;仅京津、胶济、武广、郑西、沪宁5条高铁投入运营,就可使既有线增加图定货物列车83对,年增加货物运输能力2.3亿吨。
2011年12月23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长盛光祖表示,根据“十二五”规划和资金情况,2012年安排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000亿元,新建投产6366公里;同时指出,要转变铁道部职能,解决政企分开、权力过于集中,企业市场主体缺位及经营机制不适应市场要求的问题。未来铁路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提高运价、发展多元化业务和推动运输主业的体制改革,国内将出现铁路运输企业格局的大转变。